转《陕西日报》4月1日新闻(冯见喜 记者 元利华)近年来,在省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陕南茶叶种植渐成规模,种植面积达到了80余万亩,年产各种绿茶8000吨,成为我国优质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,涌现出了陕西东裕等一批初具市场规模的现代茶叶经营企业,和“午子仙毫”、“定军茗眉”、“西乡特炒”等一批省内知名产品。
陕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,从《华阳国志》和陆羽的《茶经》考证,巴山是茶叶最早的种植地之一。由于纬度高,生长周期长,高山种植,陕西茶叶形成了 “香高味浓、汤色明亮、富含鋅硒、很耐冲泡”的独特品质。但是,由于陕茶产业化进程比较晚,单产偏低,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并不高,这成为陕西茶叶企业急需破解的困境。
随着社会消费品供应的日益丰富,健康消费的观念正逐步深入人心。茶作为国饮,其良好的保健功能正使之成为国际上最时尚的保健饮品。而由于农业体制原因,国内茶叶种植高度分散,直接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户达到了1690万户,平均每户种植面积不足1亩。这种庞大的种植群体也导致了茶叶品质的良莠不齐,市场上大量的茶叶产品存在着农药、化肥残留量超标问题,制约了中国茶叶的出口。种植面积世界第一、产量世界第二的中国茶叶,出口量仅位居世界第三,享誉世界的名优品种,例如乌龙、龙井、碧螺春等,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扮演低端产品的角色。
这对这种现状,陕西东裕茶业公司瞄准国际市场的流行趋势,立足于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,探索现代茶产业市场化的内在规律,提出了要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”、“以品牌化经营为重点”的经营思路。公司先后在西乡、勉县等优质绿茶产区,通过买断、租赁、承包等方式,控制了3000多亩茶园,实施“种植-加工-销售”一体化经营,做到了“种植-有机化”、“加工-标准化”、“营销-品牌化”,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 中国农科院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“有机茶标准”认证,使茶叶这一传统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质量受控,品质大幅度提高,达到了欧盟食品卫生标准。2004年,在国内茶叶出口市场萎缩不前的大环境下,公司生产的数十吨“有机”绿茶,却受到客商的追捧,出口到欧盟、俄罗斯、日本等国家,北京一家大公司一次性就订购了110万元的产品。
据了解,有机食品正得到全世界的欢迎和重视,2004年美国有机食品饮料的市场增幅达到了20%,常规产品仅仅增长了2-3%。专家预测,未来几年,有机食品在国际、国内市场上将会持续得到高速增长。